創業

Magic Sketch 專訪:從錯誤中學習 不斷改進產品 就是成功之道

James Tang,Sketch 套件 Magic Mirror (現為 Magic Sketch) 的開發者,同時也是位 UI/UX 設計師及個人企業家。現在,讓我們來一探他從一間香港新創公司辭職、到成功實現自己 idea 的奇妙旅程。是次專訪涵蓋了 James 的實驗、學習、在第一個成功產品 Magic Mirror 前的種種失敗、如何開始建立產品,以及早期的錯誤經驗如何教導他創造收益,希望這些經驗之談可以幫助開發者、UX 設計師和創業家,讓他們都能成功實現自己的 idea。
Magic Sketch 專訪:從錯誤中學習 不斷改進產品 就是成功之道
Magic Sketch 專訪:從錯誤中學習 不斷改進產品 就是成功之道
In: 創業

James Tang,Sketch 套件 Magic Mirror (現為 Magic Sketch) 的開發者,同時也是位 UI/UX 設計師及個人企業家。現在,讓我們來一探他從一間香港新創公司辭職、到成功實現自己 idea 的奇妙旅程。是次專訪涵蓋了 James 的實驗、學習、在第一個成功產品 Magic Mirror 前的種種失敗、如何開始建立產品,以及早期的錯誤經驗如何教導他創造收益,希望這些經驗之談可以幫助開發者、UX 設計師和創業家,讓他們都能成功實現自己的 idea。

在 18 個月的實驗中達到財務獨立

在 2014 年,James 離開了新創公司 Carshare,開始經營部落格,但沒有收入來源。在兩年內,他就開發了一個產品 ── Sketch 套件 Magic Mirror,為他帶來了如全職工作般的收入。雖然製作 Sketch 套件的路好像自然而然地發展,但一開始這條路其實並不明朗。James 修讀電腦科學領域,畢業後在香港的軟體開發機構及新創公司擔任工程師,iOS 開發漸漸成為了他的專業,並投入 UX 設計領域。他最後一份工作就是在 Carshare 當工程師,離開之後,James 想試著找一種更彈性的選擇,讓工作與生活更加平衡。答案已經不言而喻,現在讓我們坐下來回顧他的非凡道路,探討一下他如何從 iOS 工程師,蛻變成一個有獲利產品的創業者。他亦會提及自己如何從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中學習,然後反覆嘗試及 Pivot,直到找到了別人願意付費購買的產品。

找個朋友並向他學習

很多人都說創業家應以產品為先,然後才構思內容,因為內容只是行銷工具;但你卻反其道而行,先構建內容再開發產品,為什麼呢?

在新創公司 Carshare 工作時,我認識一位 UI/UX 設計師 Meng To,他是 DesignCode 一書的作者。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 UI/UX 設計師,自學 iOS Swift 程式開發,並撰寫部落格文章教導其他像他這樣的設計師。當我們離開 Carshare 後,我曾幫助他修訂書籍有關 iOS 開發及 UX 設計的部分,讓我體會到如何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產品來行銷並獲利,於是我就開始用自己的部落格來實驗。當時,部落格平台 Medium 開始嶄露頭角,它既免費、設計良好、且易於使用。

以不同的方式乘風破浪

James' Medium

所以,當時你對應使用哪類型的部落格平台並沒有想太多?

如果寫作是產品的話,那部落格平台就是個工具,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工具非常重要。我嘗試了很多平台,並追求可以方便使用 markdown 格式(一種純文字格式,可以輸出到 HTML 格式及其他平台)的工具。我試用過 GhostSilvrbackSvbtle。我也考慮過自建 Jekyll。最後,我還是將大部分的內容放在 Medium 上。

但對於技術文章寫作來說,有更多比 Medium 更好、擁有更多 markdown 功能的平台啊。

沒錯,但 Medium 設計得非常好,易於閱讀和寫作,而作為一位 UI/UX 設計師,這對我來說很重要。在當時,Medium 開始變得流行,但平台上還沒有甚麼技術相關的文章。我開始撰寫關於 iOS 開發的文章,因為我比較熟悉 iOS 開發,而且我把部落格當成一本公開日記,記錄我正在研究或是學習的東西。後來,我寫的技術相關文章變得熱門,然後我的 Medium 追隨者看到我的 Twitter 後,也開始在 Twitter 上追蹤我。

Meng 能夠從中獲利的原因,是因為他了解自己的讀者。他的目標讀者是想撰寫 iOS App 程式碼的設計師;而我則相反,我的目標讀者則是想了解及學習設計竅門的開發者。

思考發展之前 保持學習態度

可以這樣說嗎:在新計劃後開始,你所想的就只是如何發展下去?

是的。對於經營部落格及之後的產品,都是因為想作些新嘗試而開始的。當時對我來說,完成一個專案、或是在部落格上記錄我的工作就已經足夠,而且一開始我的追隨者不多。

當然,看到 Meng 的方法之後,我下意識亦是希望產生收益的。但在開始後,我了解到在網路寫作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。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,因為可以直接從 Meng 身上學到東西,像是連結到他的文章、定價、以及在撰寫電子書時參與的線上社群等。

我也閱讀了許多解釋內容行銷及部落格寫作的文章。在經營我的 Medium 部落格時,我不斷的反覆試驗、並向其他部落格學習,比如說我喜歡的技術作家。我在認識的人身上學得最多,像是 Meng 、以及香港連續創業家 Leon Ho,我在他從個人部落格轉型而成的內容平台 Lifehack.org 上亦獲益良多。了解這些產品背後的人,讓我看到他們建立內容所花的努力。而且,他們兩人都是獨立創業者,與我作為 Freelancer 頗為相似。

你認為撰寫部落格的訣竅是什麼?

  • 撰寫優質有用的內容
  • 製作高解析度的封面圖片
  • 以點列方式寫作
  • 寫一個引人入勝的標題,但不要過分渲染或誤導讀者
  • 然後 ── 還是要撰寫優質的內容

所以吸引到超過 1000 個 Twitter 追蹤前,你就假想目標讀者來編寫文章?

隨著越來越多的追蹤(我曾經有超過 500 個 Medium 追隨者),我開始在 Twitter 上分析他們。在那之前,我沒給自己太多壓力來 Grow Hack 我的文章;但隨著追蹤數量的增長,我知道有人喜歡我的東西,所以開始想了解這個社群。我大部分的讀者都是技術人員,所以我會在 Twitter 了解技術人員喜歡的東西,就像是新創 App 取得使用者回饋復,得到靈感構想下個版本的新功能般。

製作產品時 應符合你的學習流程

James Tang-2

那你如何決定教學及分享 iOS 開發的內容呢?部落格最終又怎樣轉型成現在實際的 App?

我和其他開發者一樣,學會使用開源套件後,也將自己的開發專案開源。一旦習慣寫作後,撰寫文章和構建 App 或功能就可以結合在一起。當時,我對有創意的 UI/UX、導引、手勢十分感興趣,例如是這個Facebook App 的側邊選單,以及在待辦事項 App Clear 中用來建立事項的縮放手勢等。在 Facebook 2.0 及 Clear 釋出之前,我的程式庫就最先成功模仿他們手勢的開源專案,那個程式庫就讓我的追隨者從 10 位增長到 300 位。在對的時間建立了這個產品,可算是我第一件幸運的事,所以其他開發者才會發現到我;這樣,他們就會同時發現我以開發者身分寫下的學習記錄。

產品的靈感從何而來呢?

你還記得 MVP 新創風潮嗎?那時的人在建置產品前,先把概念產品拍成預告影片,來測試市場反應。(看看這五個 MVP 新創吧)
Do you remember the MVP startup craze, when people created teaser videos with conceptual products to test out a market reaction before building? (Check this list of 5 MVP Startups)

James Tang-3

我看過那些影片後,覺得當中一些概念很有趣、很值得嘗試。從 UI/UX 設計師角度,我喜歡 Pinterest 的無縫轉場效果、Path 的華麗彈跳選單、以及 Camera+ 的逼真紋理與 UI 效果,我想試著自己重現這些功能。所以你可以說我是以逆向工程來練習製作產品或功能,並建置出自己的開源版本。

對於獨立發展事業的人,你會給予甚麼建議?

因為世界有太多東西,但你的時間有限,請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。另外,多在部落格及 Twitter 分享你的想法。找到自己的 Niche 亦非常重要。

Leverage 和 Pivot 技巧亦需要練習

你與著名 UX 設計師 Meng 關係密切,他的追蹤者一直在增加,又為開發社群貢獻內容。當你想到產品時,你能利用這些資源嗎?

我有嘗試過,但失敗了。因為我曾為 Meng 的書籍寫過文章,書籍十分暢銷,所以我認為可以試著自己寫一本。我試著透過具體的 iOS App 範例來建立內容生態 (Content Ecosystem)。我亦有部落格寫作、書籍撰寫以及 iOS App 編寫的經驗。加上,我希望讀者實作一個專案(一個我建立的 App),來學習 iOS App 設計、開發及宣傳。

你撰寫的範例產品是怎樣的呢?

當時,我對提高生產力非常感興趣,又有一個在 Mac App Store 的 Desktop App,所以我將這個 Pomodoro Timer App 的概念改寫成 Desktop App。同年,Apple 推出了 Apple Watch,所以又我做了個支援 iPhone 及 Apple Watch 的版本。

撰寫的過程如何?

製作應用程式這部分比我預期的更複雜。這個 App 本身很簡單,但要想一個包含所有技術主題的例子則很困難。所以我決定先完成 App,並看看 App Store 上的反應,之後再繼續撰寫電子書。最後,我停止了寫作。

所以約一年後,你得到不少追蹤者和一個失敗的產品。

我在 Pomodoro App 加入了一些內購項目,希望獲得一些收益,但這頂收益無法持續,我就知道必須另找一個產品來賺錢了。

你如何在失敗中學習、並改進下個產品?

我並沒有真正坐下來思考:「下個新創產品應做什麼呢?」我是一位熱愛設計與產品的開發者,但同時也需要賺錢生活,我並不打算成立一個新創團隊、並籌募投資資金。

James Tang-4

但製作 Pomodoro Timer App 時,我了解到另一個痛點。我用 Sketch 來設計,但它缺少了一個我很想要的功能。研究過後,我發現其他競爭設計工具則有提供這項功能,即使 Sketch 是現時最流行的 UI/UX 設計及原型工具,卻沒人為它解決這個問題。那時我就知道我想探索什麼了。

基本上,我想要一個可以利用透視變換 (Perspective Transform) 建立原型的工具(試幻想一個人以某個角度拿著 iPhone,以及面對螢幕的分別)。這工具存在於其他平台,代表有設計師會去使用它(市場驗證);但發展蓬勃的 Sketch 社群卻沒有這樣的工具。作為一位開發者,我想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,而且這次與 Pomodoro App 不同,我的潛在消費者群非常明確。

最後,它確實解決到問題了。

James Tang-5

解決阻礙自己工作的問題

你加了什麼功能到 Sketch 上呢?

我的產品 Magic Mirror 幫助使用者將 Sketch 設計稿與 iPhone 螢幕或是相片大小匹配。以前,設計師必須切換到其他工具如 Adobe 才可以製作原型。因為 Sketch 接受第三方套件,我從其他人製作的範例中學習,並製作出我第一個 Sketch 套件,幫助我同步在行動裝置原型上的介面。

這與 Pomodoro App 有甚麼差別?

或許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Pomodoro Technique 是一個概念、一個提昇工作效率的方式。即使它能提高使用者的生產力,但卻並無法直接對他們的工作提供幫助,而消費者在一段時間後就會流失。而 Magic Mirror 則能幫助 UI/UX 設計師完成他們的工作,並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時間。

了解錯誤的正向回應

Magic Mirror 第一版有收到不錯的反應嗎?

Magic Mirror 得到不少媒體報導,並從 TheNextWebSmashing MagazineWeb Designer Depot 等渠道獲得不少流量。不過這些流量對我來就幫助不大,因為我做了個錯誤決定,就是免費提供 Magic Mirror。我不應該採取捐獻的模式,即使介紹再多的使用者,對產生收入來說這方法還是過於被動。兩個月後,我嘗試免費增值 (Freemium) 模式,這就有效多了,但仍無法賺取足夠收入。

而且,雖然媒體報導提供了大量的流量,但吸引的使用者群太廣泛,包括未使用 Sketch 的設計師、開發者、和普羅大眾,但我的產品是針對利基開發者或設計師市場。換句話說,我的媒體轉換率實在是非常非常低。這是個很好的嘗試,不過我需要更好的方法去獲利。

相信直覺

那你如何改變產品,既可達到你的目的,又不用剔除免費下載的使用者呢?

我相信直覺,並以設計師的立場思考。網頁與行動應用設計師專業地使用 Sketch,作為專業人士,我願意為有助工作的工具付費。所以我提供了更多設計師想要的功能,來試驗我的假設。除了 Magic Mirror 之外,我開始出售為自己所製作的版型。這一步我花了不少時間,但就可以節省設計師很多的時間。出售套件是一個不錯的開始,而出售版型則為我持續製造收益。你可以說我找到兩個 Product-Market Fits(PMF,產品與市場相合)。

清楚你幫忙的對象 確認市場驗證結果

James Tang-6

真正驗證 Magic Mirror 市場的不是媒體宣傳,而是有著名設計師像 Meng To 和 Peter Nowell 等使用這套件,因為他們總是不停地尋找最好的工具。作為 KOL,他們的推薦對於我的目標使用者更為重要。另一個重要的驗證就是 Sketch 團隊在電子報上介紹我的套件,這表示他們也認同 Magic Mirror 可以幫助其目標專業人士。

當時,其他 Sketch 套件都是免費下載使用的,所以 Magic Mirror 可算是早期能夠成功獲利的套件之一。我仍然提供一個免費版本、以及免費獨立套版,以吸引免費使用者付費。即使我身在新創環境裡,而且新創公司通常是新工具的早期使用者,我仍然要清楚了解 Magic Mirror 的優先使用者。Bootstrap 的新創公司並不是好的消費者,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免費或一次性試用工具。然而,Magic Mirror 在繪製高品質原型及客戶設計稿方面,為專業設計師節省了很多時間;因此,如果我的使用者每個專案收費約 $1000,那麼一個 US$12 的套件對他們來說絕對值得投資。

創造附加價值來增加收入

Magic Sketch-1

因為 Magic Mirror 算是小眾產品,主要目標用戶是 UI/UX 設計師,要賺取收益,我需要從整個內容生態方面 ── 而不僅是產品本身 ── 下手。現時,我也有些教學文章來擴增觸及率,並將這些人轉換到付費使用者。一旦轉換成付費使用者,我則會向他們提供模版。

製作 Magic Mirror 的初衷,是希望專注於製作一個專業人士會使用的產品,即是從市場驗證而來的想法;但是市場驗證與 PMF 之間是有差異的。你可以有一個「得到市場驗證」的免費產品,但將使用者轉換成付費使用者就是個更難的 PMF 過程。早前,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是轉換漏斗 (Conversion Funnel),如果不收費,即使透過宣傳增加流量還是不足夠的。當使用者開始付費後,我就要想個出售產品以外的新方法來增加收入,我必須思考如何為使用者提供附加價值,例如是提供版型等。另外,我亦要想方法來吸引新使用者,所以就推出了套件及版型的套裝組。最後,我擴展到另一個產品 Magic Presenter,為使用者在輸出原型到其他 App 如 Google Slides 或 Keynote 時節省時間。

當然,我亦持續地撰寫部落格文章及教學。過去一年,撰寫部落格文章時學到的知識,讓我為這些產品做內容行銷帶來不少幫助。

James Tang-8

總結

James 一直活躍地為開源開發及香港新創環境作出貢獻,到此他想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,並鼓勵各位:

公開學習過程。我一直分享自己的經歷,而我認為讀者亦喜歡這類分享。我有一群活躍的追隨者和社群,這為我的產品提供了強大的受眾基礎。你不必先完成一個產品後才分享成功之道,我認為分享建構產品的過程亦很棒;有人回應的話,就可以和他們開展對話。加上,讀者給了我不少想法及回饋,即使單獨一人開發產品,我也不覺得自己是在孤獨地創造東西,反而像是很了解我的目標群眾般。

所以,如果你真的喜歡某個產品,請先試著寫下來,這像是一本記錄所有實際經驗的日誌。這樣的話,當你終於準備好要建立自己的產品時,其實你已有很多相關經驗,例如寫作及發展方面等。

不要做羊群,而要成為牧羊人。一天只得 24 小時,請不要再浪費時間。大部分的道路都可通向,因為「成功」就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作者簡介:Athena-目前於一間科技公司擔任 Project Starter 和 Content Marketing Consultant,專注於東亞新創公司,她在各方面都經驗豐富,包括影響力投資、活動籌辦、內容策略及創造、社會和科技初創企業業務發展等。她曾在香港、緬甸、中國和日本協助創立社會加速器、創業計劃、和 Marketspace。她的最新項目 Business 3.0 揭示了亞洲企業家在創業週期中,遇到挑戰的應對方法。
譯者簡介:楊敦凱-目前於科技公司擔任 iOS Developer,工作之餘開發自有 iOS App同時關注網路上有趣的新玩意、話題及科技資訊。平時的興趣則是與自身專業無關的歷史、地理、棒球。來信請寄到:[email protected]
作者
AppCoda 編輯團隊
此文章為客座或轉載文章,由作者授權刊登,AppCoda編輯團隊編輯。有關文章詳情,請參考文首或文末的簡介。
評論
很好! 你已成功註冊。
歡迎回來! 你已成功登入。
你已成功訂閱 AppCoda 中文版 電子報。
你的連結已失效。
成功! 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以獲取用於登入的連結。
好! 你的付費資料已更新。
你的付費方式並未更新。